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的双手就像忙碌的小使者,与各种各样的物品和环境频繁接触,它们在为我们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了大量的细菌、病毒和其他有害微生物,而洗手,作为一种简单而又至关重要的卫生习惯,是我们预防疾病、保持健康的第一道防线,很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,使得洗手这一原本有效的防护措施未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,了解并践行正确的洗手方法,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。
洗手的重要性
预防疾病传播
许多传染病,如流感、诺如病毒感染、手足口病等,都可以通过接触传播,我们的双手在触摸了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病菌就会附着在手上,如果此时我们用手触摸口鼻、眼睛等部位,病菌就会趁机进入人体,引发疾病,在流感高发季节,一个感染了流感病毒的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,可能会将病毒传播到周围的物体表面,如门把手、电梯按钮等,当健康人触摸这些被污染的物体后,手上就会沾染病毒,如果不及时洗手,就很容易被感染,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统计,正确洗手可以有效降低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,减少约 30%的腹泻相关疾病和 20%的呼吸道感染。

保障食品安全
在烹饪和处理食物的过程中,双手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,如果我们在接触生肉、蔬菜等食材后不洗手,手上的细菌就可能污染其他食物,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,生肉中可能携带沙门氏菌、大肠杆菌等病菌,如果在处理生肉后没有彻底洗手就去处理其他食物,这些病菌就会转移到其他食物上,食用后可能会引起恶心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在烹饪前后、处理不同食材之间,都应该认真洗手,以确保食品安全。
维护个人卫生
洗手不仅可以预防疾病,还能保持个人的清洁和卫生,干净的双手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,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信心,想象一下,如果一个人的双手总是脏兮兮的,不仅自己会感觉不舒服,也会让周围的人产生反感,长期不注意手部卫生,还可能导致手部皮肤问题,如干燥、瘙痒、皲裂等。
常见的错误洗手方式
洗手时间过短
很多人在洗手时只是匆匆冲一下水,整个过程可能不到 10 秒钟,这样短暂的时间根本无法有效地去除手上的污垢和细菌,正确洗手的时间应该不少于 20 秒,这样才能确保双手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清洁。
忽略关键部位
在洗手时,很多人往往只注重手掌的清洁,而忽略了手背、手指缝、指甲缝等部位,这些部位同样容易沾染细菌和污垢,手指缝是细菌容易藏匿的地方,如果不认真清洗,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。
不用肥皂或洗手液
有些人在洗手时只是用清水冲洗,认为这样就可以洗净双手,清水只能冲走部分表面的污垢,对于一些顽固的细菌和病毒,清水的清洁效果非常有限,肥皂和洗手液可以通过其表面活性剂的作用,将污垢和细菌包裹起来,使其更容易被水冲走,从而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。
湿手随意触摸物品
洗完手后,如果没有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,而是随意用湿手触摸其他物品,手上残留的水分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条件,同时也可能将手上的细菌传播到其他物体表面,湿手触摸电器等物品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。
正确洗手方法详解
准备工作
在洗手前,首先要将手上的戒指、手表等饰品取下,因为这些饰品下面容易藏匿污垢和细菌,而且会影响洗手的效果,要调节好水温,水温以 30℃ - 40℃为宜,这样既能保证清洁效果,又不会对皮肤造成伤害。
七步洗手法
- 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相互揉搓:将双手的掌心相对,手指并拢,然后相互揉搓,这样可以清洁手掌的表面,在揉搓的过程中,要注意力度适中,确保每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的摩擦,可以想象自己的手掌是一块需要清洗的布料,通过揉搓来去除上面的污垢。
-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,交换进行:将一只手的手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,手指沿着指缝相互揉搓,然后交换双手,重复这个动作,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清洁手背和指缝的部位,在揉搓时,要注意将手指尽量分开,确保指缝都能被清洗到。
- 掌心相对,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:将双手的掌心相对,手指交叉,然后沿着指缝相互揉搓,这个动作可以进一步清洁指缝,去除指缝间的污垢和细菌,在揉搓时,要注意手指的交叉方式,确保每个指缝都能得到充分的清洁。
- 弯曲各手指关节,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:将手指弯曲成半握拳的状态,然后把指背放在另一只手的手掌心中,旋转揉搓,这个步骤可以清洁手指关节和指背的部位,在旋转揉搓时,要注意力度适中,避免过度用力损伤手指关节。
-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:用右手握住左手的大拇指,然后进行旋转揉搓,接着交换双手,重复这个动作,这个步骤主要是为了清洁大拇指,因为大拇指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,容易沾染污垢和细菌。
-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,交换进行:将五个手指尖并拢,放在另一只手的手掌心中,然后进行旋转揉搓,接着交换双手,重复这个动作,这个步骤可以清洁手指尖,手指尖是我们触摸物体最频繁的部位,也是细菌容易沾染的地方。
- 清洗手腕,交换进行:用流动的水冲洗手腕,同时用另一只手轻轻揉搓手腕,确保手腕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清洁,手腕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部位,但它同样可能沾染细菌和污垢。
冲洗与擦干
完成七步洗手法后,用流动的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,确保肥皂或洗手液的泡沫完全被冲掉,冲洗时,要注意从手腕开始,将水顺着手指流下,避免冲洗后的污水再次污染已经洗净的双手,冲洗干净后,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,也可以使用烘干机吹干,如果使用毛巾,要确保毛巾是干净的,并且定期清洗和更换,以防止毛巾上滋生细菌。
何时需要洗手
饭前便后
饭前洗手可以避免将手上的细菌和污垢带入口腔,从而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,便后洗手则可以防止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双手,进而传播到其他物品和人体的其他部位,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洗手时机,每个人都应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。
接触公共物品后
在接触公共物品,如公交车扶手、电梯按钮、门把手等后,手上很容易沾染细菌和病毒,在接触这些公共物品后,应该及时洗手,以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,当我们乘坐公交车时,公交车扶手上可能被很多人触摸过,上面可能携带各种病菌,如果我们在下车后不洗手,就可能将这些病菌传播到自己的身体上。
咳嗽、打喷嚏或擤鼻涕后
咳嗽、打喷嚏或擤鼻涕时,会将呼吸道中的病菌排出体外,这些病菌可能会沾染在手上,如果不及时洗手,当我们用手触摸其他物品或他人时,就可能将病菌传播出去,在咳嗽、打喷嚏或擤鼻涕后,应该立即洗手,并且要用纸巾捂住口鼻,以减少病菌的传播。
照顾病人前后
如果我们需要照顾病人,在照顾病人前后都应该认真洗手,因为病人的身体抵抗力较弱,更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,在照顾病人时,我们可能会接触到病人的分泌物、排泄物等,这些物质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菌,在照顾病人前后洗手,可以保护病人和自己的健康。
处理食物前后
在处理食物前后,都应该洗手,在处理生肉、蔬菜等食材前洗手,可以避免手上的细菌污染食物,在处理完食物后洗手,可以防止食物中的细菌污染双手,进而传播到其他物品和人体的其他部位,在切菜前,我们应该先洗手,然后再处理蔬菜,以确保蔬菜的卫生,在切完菜后,我们也应该洗手,以防止手上沾染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。
培养正确洗手习惯的建议
教育与宣传
学校、社区、家庭等应该加强对正确洗手方法的教育和宣传,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学、主题班会等形式,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洗手知识和方法,社区可以通过宣传栏、宣传册等方式,向居民普及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和方法,家庭中,家长应该以身作则,教导孩子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,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唱洗手歌,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孩子记住洗手的步骤和时间。
提供便利条件
在公共场所,如商场、学校、医院等,应该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,包括干净的水龙头、肥皂或洗手液、干净的毛巾或纸巾等,要保证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,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地洗手,商场的卫生间应该定期检查水龙头是否正常出水,肥皂或洗手液是否充足等。
自我监督与提醒
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我监督,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,可以在手机上设置提醒闹钟,提醒自己在需要洗手的时机及时洗手,也可以在洗手的地方张贴一些温馨提示,如“请用七步洗手法洗手”等,以提醒自己和他人正确洗手。
正确洗手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法,它就像一道无形的防线,守护着我们的健康,通过了解洗手的重要性、常见的错误洗手方式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健康技能,我们还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,在需要洗手的时机及时洗手,并且要教育身边的人也重视洗手的重要性,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,共同践行正确的洗手方法,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,营造一个健康、安全的生活环境,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用正确的洗手方法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

